社企青年U35 | 洪鑫-海纳赋能
新的觉醒年代,做社企青年!
【前言】今年一月,2021年度社企青年U35榜单正式发布,评选出了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社会企业家。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企业家的榜样。近期我们对每位入选者进行了线上访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与心路历程。
本期访谈嘉宾
洪鑫
湖南海纳赋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实践部副部长
受访人介绍
洪鑫,中共党员,湖南海纳赋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获奖项: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季军、湖南省冠军,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湖南省金奖,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十二届、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中部赛区金奖,中国盐城大学生创业创意项目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20、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2021、2018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1、2019年度“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奖获得者,2019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获得者,201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百佳大学生党员”。申请国家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5项,主持及参与教育部国创计划项目2项,入选2021年度“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
机构介绍
湖南海纳赋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于存储和共享经济与工业物联网领域进行相关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公司以寄存、配送、充电、广告宣传、商业服务、资源整合、移动寄存、自助售货为主要业务,同时设计微信小程序和APP,连接线上线下,提供高质量的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共享智能相关系列一站式服务,致力于用全面的共享智能模式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访谈内容
洪老师,请问您是在哪个城市长大的,在哪里创业?
我在家乡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它虽然不富饶,但是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写过《湘西散记》的沈从文先生游历后,也留下了“沅陵,美得让人心痛”的感慨。而我们创业的城市是湖南省长沙市。因为我们公司的前身源于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参与的一场创新创业比赛,后来才以此慢慢发展成一家公司。
请问您现在是否全职运营您的企业?是否有其他社会职务?
目前我尚在湖南大学就读研究生,除了研究生课业学习外,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项目运营和发展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在全职运营。社会职务方面,我本人担任海纳赋能的法人兼执行董事,在校内校团委任实践部副部长。同时,我也是另一家社企青年U35——湖南禾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兼技术总监。
请问您创办“海纳赋能”的动因是什么?
像我刚才提到的,我们的项目最初来源于一场创新创业比赛。当时学校一直在传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包括宣传国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开办各式各样的创新赛事等。在对政策支持有所了解后,我也是心中充满一团热血,想以此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于是我和我的同学好友就共同组建了一支团队,参与到创新创业大赛的比拼中。当时正值2017年,是共享经济在风口腾飞的时候,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概念铺天盖地袭来。我们以此为启发,在寻找身边痛点时发觉到每次去球场打篮球或在操场跑步,身上的随身物品经常无处安放,大多数时候只能将书包挂在附近的栏杆上、将物件放在一旁,然而这样做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并且在后来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各高校运动场财物丢失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关方面的防护措施较少。因此,我们就希望去改变它,想以高校为出发点,开发出一套能够实现物品储存并且空间共享的设备。于是,“海纳赋能”的雏形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在后来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改良产品、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尝试向更多领域进行拓展,最终成长为现在的公司。
请问您的学习经历对您的创业有什么帮助?
我个人认为它们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我的创新创业的项目在最初就与学习和高校密不可分,它的创立始于学校举办的赛事,它的试点最初是为了解决校内运动场物件存放问题。最重要的是,基于我是一位高校大学生,项目初期组建的创业团队,由我身边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同学或小伙伴组成;学校和指导老师也为我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产品设计、功能创新、设备运作、企业运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至今受益良多,并成为我们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优势。
请问您在创业中有哪些特别困难的时刻?您是如何解决的?
我们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大学生创业,首当其冲就是启动和运维费用的问题。前期,我们在产品研发、设备制造等方面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这对还在读大学的我们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是团队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解决现金流的问题,一开始的大部分投入都来源于我参与比赛的奖金、评优评先的奖学金和部分生活费的投入。直到项目逐渐有了一点点成效,零星的收益才慢慢回笼而来。
第二个大难题就是项目团队建设问题。我们的项目基于一场比赛,当时项目团队里面的许多同学只是抱着做项目、打比赛拿奖后可以评优评先评奖学金的目的,而非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或达成一个服务社会、拥抱公益的目标。因此比赛结束后的一两个月内,许多最初的同学退出了我们的项目。在往后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几次成员变动。但从好的方面上看,成员进进出出也使得我们的团队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随着公司经营逐渐成熟,这样的现象会逐渐稳定,我们吸纳的成员也只会越来越核心。同时,由于那些抱着功利思想而来的同学并不会待得长久,在达成既有目的后便开脱离开,不利于长期发展,因此我们也在逐渐加强团队建设,在筛选伙伴的过程中对来访人进行评估,以吸纳有初心、肯坚持的个人,尽量规避上述问题的产生。
请问您是如何了解到社会企业的存在?您如何理解它的企业形式?
我和社会企业的缘分最初起源于我去年(2021年)参加的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大赛。在赛前,我第一次接触到“社会企业”的概念,了解到在不同行业里社会企业从事的各项工作。对比自身,我发现他们的相关属性、发展理念和我现在从事的活动相当吻合,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与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在报名比赛获得不错成绩的同时,我也积极主动地搜集信息,希望深入了解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它们的运营模式。关于对社会企业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它与传统商业类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会锁定一部分资产或者部分股权,不参与到公司股东的分红中而是将其所代表的利润、分红投入到社会企业所服务的事业中。海纳目前的做法也类似于此:将一部分利润分红锁定后投入到公益事业或者社会建设中;将一部分资产股权锁定后留用给志同道合的人而非内部分配,吸引、鼓励社会上更多有社会责任感、有进取心的个人或企业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为他们分配股权,与他们共建公司未来。而社会企业的初心,则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盈利,并通过将自己的部分事业向社会大众开放,去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增加民众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请问您的企业目前的组织架构如何?全职与兼职人员组成的比例是多少?
我们的公司是由十四五位团队成员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股东这一块主要由三位核心成员构成,我担任执行董事并占股70%,另外两位伙伴分别占股20%和10%,任职公司经理和公司监事。公司主要部门的工作,产品研发这块有三四位成员,市场部门有六位成员,业务对接有两三位成员。全职员工总共有五位,剩余的成员均是大学学生或者研究生,在课业之外与我们一起参加到项目公司的建设中。
您推出的共享寄存柜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的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寄存柜,首先摒弃了纸质条码开箱、更换纸张的流程,转而使用手机扫码开柜;其次,传统的电子寄存柜一般只能放置在室内插电使用,无法应用到室外。对此,我们研发了一套光伏供电系统,使其不仅能用于室内(插电),也解决了室外供电问题,拓宽了应用场景。它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极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保证在接来下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设备自行供电。此外,我们也在坚持对从多方面对寄存柜的机制进行创新以提升性能,例如设备稳定性、智能锁安全性等,并申请了相关方面的实用专利。
请问您推出的共享寄存柜面向哪些对象?大家反馈如何?
主要面向高校篮球场、操场上运动的学生,同时在火车站、旅游景点等地点有存储需求的客户,都是我们争取发展的对象。用户反馈总体比较不错。当然在设备运营过程中他们也会提出一些改进的要求,比如光伏供电系统的效率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在北京地区投放后容易遇到不良天气(雨天、雪天)、光照不足的情况,导致设备在晚上的时候突然断电,无法支撑其长时间运作。我们在了解过后对其进行了改良,进一步提高了它的供电效率。此外还有诸如网络延迟、设备反应迟钝等小问题在刚投产时也会反馈较多。但随着我们后续的产品迭代和维护,到目前为止已经很少收到关于产品本身使用的反馈。
洪老师,请问您如何实现项目盈利?在共享储蓄这方面的竞争激烈吗?
我们的项目利润主要来自三方面:共享寄存柜的直接出售、租赁以及寄存业务收费;主要出售、租赁给旅游景区等有较大寄存需求的地方。共享经济这一板块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我们公司的细分市场、面向场景不同,相对来说压力尚可。比如目前在储物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丰巢公司,但他们的业务服务于自身,即快递物流行业,基本上只存放快递;传统的储蓄柜则多见于室内商场,鲜有用于室外。而我们的产品则是从高校出发,首先满足高校内某些场合的储物需求,然后将应用场景扩展到车站、景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室内室外场所。从本质上来说,上述寄存柜的应用场景存在差异,我们不会和他们竞争市场,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会在项目起家的几个领域深耘,然后再慢慢向合适的场景去辐射。
请问您的企业是否有制定战略规划?
我们下一步的规划首先是希望拓宽产品的应用场景,并在更多省份地区开辟市场。第二步是在项目成熟稳定后,拓宽“储蓄”的细分市场,例如研发功能定位不同的“外卖柜”。因为我们公司主要针对的场景就是高校市场,在生活中经常有同学反映学校里外卖被偷或丢失的现象,如果有一个提供暂时寄存服务的“外卖柜”,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校外的话,智慧社区内的“生鲜柜”也是一个想法延伸的方向。
受访人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路演照片
请问您未来会开通其他共享经济板块吗?可能会需要什么帮助?
一方面我们公司本身的资源沉淀尚未稳固,目前更加着眼于做好共享寄存柜的业务;另一方面我们公司也有软件开发技术外包、非遗教育扩展(为禾福文化提供技术支持)等其他服务。像共享经济这样的大领域,团队目前没有想法再涉猎。未来我们应该最需要资金和资源上的帮助,希望能够获得很多的资金对接渠道,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如果我们拥有资源渠道,联系到更多需求方让他们接受我们的产品,就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以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请问您如何看待社会使命和经济价值相统一的命题?
我个人的理解,对于一个社会企业家来说,他和他的公司都承担着社会责任。经济价值当然是企业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价值,企业很难坚持长久。但这仅仅是社会企业目标中很小的一部分,它更多的在于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现实难题,为广大民众增加福祉。简单来说,社会企业追求经济价值是为了维持自身成长的同时,让发展带来的成果更多地辐射到社会公众,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社会使命,将一部分收益共享。以“海纳赋能”为例,项目最初是为了解决特定场合的物件寄存问题,然后以此铺设产品进行营利。而自2021年开始,我们也正在尝试将公益活动(如非遗相关)纳入我们日常业务的一部分,实现商业公益两步走:把商业活动赚得的一部分利润,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履行我们的社会使命;公益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哺商业,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请问就您目前的个人规划而言,您可能会经营您的企业到什么时候?
我目前的规划,只要没有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或者不得已的危机,我都会坚持将“海纳赋能”一直经营下去。企业经营的头几年,从开始创办到现在,我们已经齐心协力挺过经营最为困难的时刻。我相信在未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会遇到那些难以回天的问题。
如果能重新规划职业,您还会选择创办社会企业吗?
我依然会选择做这件事情。可以说我现在所能获得的很多东西都离不开我创业时秉承的初心。如果最初就抱有功利的态度创办社会企业,这其实不算做真创业,而只是像浅尝辄止,去玩一玩。如果最初抱着真心想把事情做成,想去解决某一个社会问题,并以此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经历中间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积极应对。那么在拨云见日的时候,这一路上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法想象的,只要肯坚持下来把事情做成,后面带来的荣誉或者成果反馈也是顺其自然,不会让我们失望。
如果离开了现在的企业,您会选择从事哪些事?
如果离开现在的社会企业,我也同样想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大概率会投身于教育这个领域。比如去做一位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包括创业经历的心得体会与他们分享,让他们感受到我自己在经历那些事时的境遇,帮助他们避开一些弯路,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创业的方法和路径。
记者:季浩浩 (西南交通大学) 许优(黑河学院)
整理:许优 季浩浩
编辑:沈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审核:姚克俭 许优
与社企青年同行,共推中国社企发展!